我院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聚焦自治区五大任务,服务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自治区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9月19日《光明日报》刊发纺织工程专业“构建一体化育人模式 培养应用型纺织人才”文章。
构建一体化育人模式 培养应用型纺织人才
吴薇 徐鹏 高晓平
tyc1286太阳成集团纺织工程专业始建于1986年,2008年获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9年获自治区一流专业,2022年6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着力深化思政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成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程贯通,创建多维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专业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多学科支撑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充分挖掘纺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纺织与人民美好生活,纺织与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及智能制造等思政育人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了门门课程有思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价值,培根铸魂,从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中明确奋斗方向,成为具备纺织行业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产教融合,构建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发展对接行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企业岗位要求、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科教融汇对接企业研发需求,专业构建以“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学生、校内学业导师、校外企业工程师”三方协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思政教育”四维融合的“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纺织产业全链条融合、教学进程与生产过程融合、教学资源和生产要素融合、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五融合”机制,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一体化。
校企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构建校内学业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协同育人机制,融合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优势,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递进式、校内外互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